2月18日,国际青年“湾区夜话”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举行。
来自中国、克罗地亚、俄罗斯、西班牙、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多位青年齐聚一堂,围绕“多元、融合、创新——以人文湾区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共探人文湾区发展之路。
现场合影留念(央广网发 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 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春天出发,面向未来,这场“湾区夜话”既为人文湾区注入青春的力量,也是共同播下春天的一颗种子。
湾区正青春
“大湾区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特别是广州。在这里,中西文化长期共存、碰撞,是我们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作为“湾区夜话”的主持人,华南理工大学的西班牙籍留学生宝拉一开场便点出人文湾区的魅力所在。
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8600万的人口,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一个区域。
“在这里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正加速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的策源地,大湾区越来越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副总编辑尹杰表示。
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副总编辑尹杰讲话(央广网发 陈思茜 摄)
对于这一点,来自克罗地亚的资深创意总监/摄影师马丁也深有体会。在他看来,大湾区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让不同的文化的人们在这里交流。“因为大湾区的碰撞、大熔炉的效应,也产生了大湾区多样的文化。”
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
“这是2023年开春后校区首场国际交流活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全球事务办公室主任吴招胜表示,广州国际校区作为全国唯一的教育部参与共建的校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单位,办学时间虽短,但招生报考热度(报考数/计划数)非常高,2021年达到2089%,2022年达到2322%。
教育从来是面向未来。连续两年四位数增长,折射的是湾区青春力量正在茁壮成长。
播下春天的种子
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
作为粤港澳同根同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
“2019年,我们去了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回忆,“这些活动让广东醒狮与众多外国民众近距离接触,我们也主动分享醒狮文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同时,赵伟斌还开发了两百多款醒狮文创,做出了全球首款醒狮体感机器人,用创新力量让非遗“活起来”。
他认为,不论是交流,还是创新,都得益于人文湾区的建设,让醒狮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如何“以人文湾区建设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庆年讲话(央广网发 陈思茜 摄)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庆年提出,要善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来提升影响力。“比如区块链、元宇宙、虚拟人、ChatGPT等为基础,扩展人文湾区影响力的新路径,把文化产业数字化的规划做好,强力支持拓展数字文化交流传播,不断提升人文湾区的国际影响力。”
来自中国澳门的澳门宏臻网络传媒创始人、市场行销总监何乐然常年来往粤澳两地,她建议多邀请一些港澳旅游达人进行人文体验,更好地推广旅游产品。“通过‘旅游+研学’,让更多人了解到大湾区的人文历史风貌。”
在实际法律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立即在线咨询 >
法律包,中国知名的 法律咨询网站,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在线 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41
违法和不良信息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